京族实行一夫一妻制。京族的传统婚姻绝大多数是在本民族内部通婚,与邻近的汉、壮民族通婚的很少。一般同姓不婚,严禁姑表婚,若有违反,必将受到族规的制裁。青年男女的婚姻,大都是由父母包办,即所谓“父母之命,媒妁之言”。有些家庭为了劳动力的需要,或招婿上门,或买童养媳(长大后“圆房”)当然,男女自由恋爱也是有的,由于平时经常集体“做海”,特别是在“哈节”这种盛大的传统节日里,青年男女欢聚游乐,相互酬唱,从而彼此间增进了解,建立感情,以至谈情说爱,但是,不论男女恋情有多深,最后还是要得到父母的认可,并通过“蓝梅”(京语,即媒人)出面,按一定的礼仪程序行事方能结合。
在京族人看来,订亲就是订下终身大事。一门亲事一订下来,一般不会轻易反悔。因此人们对订亲十分慎重,其礼仪也相当复杂,大致过程是:(1)合“年生”。取男女双方的年庚去给算命先生占卜,看命是否相合可以婚配。若相合者,就把女方的年庚留下来;若不相合者,则交媒人退还女方家。(2)定彩头。将留下来的女方的年庚置于祖宗的神案上,以验其征兆,期限有三天七天不等。在此期间,若家里有人患病、家畜死亡或碗碟碰烂等不如意的事情发生,便认为不吉,得把年庚退还女方;若平安无事,则认为吉祥,得到了祖宗默许,便可婚配。(3)报命好。定彩头获吉利后,就请媒人向女方家报讯并议聘礼。所议的一般是酒、米、猪肉、鸡和身价钱的多少。然后男方家把聘礼送给女方家,从而确定了这门亲事。
京族的这种订亲方式及其过程,显然,是受汉族封建婚姻礼俗的影响而形成的。按其本民族民间所流传的订亲方式,倒是另一种极其简便而有趣的做法,即“蓝海”传歌对花屐。
“蓝梅”作为桥梁或引线,为男方和女方两家传歌送屐(每方一只),若双方相互递送的彩色本屐合起来正好是左右配对,就认为是有缘分,是天意的,可以结合;若不配对,就认为命相不合,相聚无缘。这种做法,完全听从神灵的裁定,相信命运的安排。
在遥远的年代,“对屐”是神圣而又神秘的,双方没有弄虚作假,也没有预泄信息,属于“神定”性质。但这风俗在传承中有变异。京族机智人物《计叔的故事》里,便有计叔《巧对花屐》的故事,让水姑以一只左花屐换走水宝的一只右花屐。这样,不论“蓝梅”取得双方的任何一只,对花屐时必然左右成双成对的了,这风俗在承传中变异,由“神定”变异为“人定”。蓝梅从中撮合,玉成其事,对花屐时便必然成对;而女方家长如不中间这门亲事,也会利用这一形式作为辞退媒人而又不伤感情的灵活的社交方式。在80年代,“神定”的观念更趋淡化,“蓝梅”传歌只是作为一种民族的传统恋爱形式保留下来。青年人将它作为恋爱的一种过程来看待,至于说木屐配不配对,对于他们来说并不显得重要。不少青年,干脆扬弃了这一过场。
传递情歌和木屐之后,便由“蓝梅”选定传教士期,进行“联亲”了。
分类:求婚习俗、少数民族求婚习俗
创建者:KELLCE
浏览次数:1589
下载APP
尊VIP筹婚服务